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江西日报】大道至简 质量为本诠释生命至上托——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医疗质量精进方法论

发布时间:2018-01-10 浏览量: 字号: 字号 字号增大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医为仁人之术,必具仁人之心。敬畏生命,是医生的道德底线,是最自然的医德。医疗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命脉”,也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永恒的主题,无质量就无安全可言,更无从生存和发展。这两年,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坚持“以医疗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强化医疗质量和安全体系建设,强化医风医德建设,规范医生诊疗行为,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把医疗任性关进笼子里

 

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作为医院发展的生命线,一直以来,医疗质量和安全被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管理者放在首位,扎牢制度笼子,在态度、信念、价值观和行为上始终坚守“生命至上”这一平凡而又崇高的医者善念。

 

医者父母心,悬壶济世,为人所称颂,然而医疗安全事故的出现,不仅容易引发医疗纠纷,更让医院苦心经营的品牌声誉毁于一旦。对于医院来讲,一旦医疗质量不过关,等于失去其赖以发展的基因。不能仅靠规模扩张获得发展的背景下,医疗质量之于医院的意义,是一个常思常新的主题。经过80余年的传承与发展,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现有编制床位1500张,开放床位1226 张,年门诊人次90余万、住院人次4万余。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作为医院发展的核心,没有质量意味着没有安全,没有安全,医院则难以获得可持续的发展。这一切,都依托于科学的管理。  

医院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如何下手?“还是要靠制度,把医疗任性关进笼子里。”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黄国富说,这两年,在对原有的制度进行完善的同时,医院还新增了20多项医护管理制度,进行制度“堵漏”,从而让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为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立下了一道“防火墙”。

对于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来说,执着于改善医疗质量,提高医疗安全,并非仅仅是因为国家政策的要求,而是对标国内外先进医院,经过深层次思考的管理格局重新构筑。秉承这样的理念,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健全和完善医院安全与质量管理系统,成立了19个专业委员会,建立健全了医疗质量三级监控管理体系。医院建立了由院长直接牵头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把医疗质量的管理作为医院年度综合目标责任的重要内容,由院长与科主任签订综合目标管理责任书,责任落实到人,加大医疗质量监控管理力度;职能科室对医疗质量进行全程监控;充分发挥科主任和护士长在医护质量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建立科室内部质量管理组织,实行科主任负责制。

在院长黄国富眼中,最为理想的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在医务工作者之间形成一种行为的自觉,全院上下都能意识到医疗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性,内心真正感受到“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病人安全,也是为了提升自己能力。”近年来,医院陆续完善了院长查房、值班医务人员责任制、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等多项制度,并不断通过培训、学习提高医务人员素质,促进各项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均有条不紊地严格执行、考评并落实责任,“患者安全”已经内化为医护人员的自觉行为,医疗质量和效率也因此得以提升。

 

规范执业杜绝医疗隐患

且欲防微杜渐,忧在未萌。每个医生都是医疗环境的因子,如果不对“坏”行为进行有效监管,好医生也会受害。多年来,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认认真真规范行医,全院上下随时保持防微杜渐的自觉意识,探索出了医疗安全与效率的“最佳组合”

“典型的高血压疾病患者,严重违反专科专治。”在今年9月份的一次质量点评会上,心胸外科被作为“反面典型”被通报。原来,一位患者因为反复头晕、发力、心慌、心闷等症状到医院就诊,被心胸外科收治,被诊断为“高血压II级”,但没有及时转入相关科室进行治疗,后被发现违规,科室也受到了相应的处罚。

“让病人能得到最专业专家的救治,获得最佳疗效是医疗的根本路径,我们医务科联合质控科定期对门急诊收治的病人进行抽查,对违规收治病人的个人和科室给予处罚。”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医务科科长赵恒说,门急诊收治病人,应该做到专病专治,这是保障医疗安全第一道防线。接诊科室收治非本学科患者时,应该第一时间请相关科室会诊,并及时转入相应科室,否则给予处罚。对于违规3次收治病人的医生,除了进行经济处罚外,还将暂停责任医生的处方权,就是说这个医生暂时不能诊治病人。

从2017年起,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采用新的方式进行医疗质量管理,由医务科联合宣传科、院感科、护理部等相关科室,采取打招呼和突击的方式,下至病房,对各临床科室医疗行为进行抓拍、摄像,并将相关影像记录公开至本周的院周会播放,由相关专家和分管院长进行现场点评,以影像记录的形式教育和警示全体医务人员,严格规范医疗行为。

直面问题,对医疗质量和安全存在的不足不避讳,这一理念已成为全院上下医务人员共识。“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且医师未注明理由 ”“一张门诊处方的药品总金额超过500元”“2017年6月我院共37份病历住院超过30天,其中大部分书写规范,但仍有6份病历存在缺陷。”“ 输血同意书上医生未签字,请科主任找上述医师谈话。”……在今年7月份的科主任会议上,一个个问题被摆在了各业务科室主任的面前,敲响了医疗质量安全的警钟。

在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科主任例会是规范医生执业,发现不足、查漏补缺的重要形式,每月要对全院科室质量点评,尤其是对合理用药、不良事件、阳光医药、手术核查、危重病人管理、住院超30天管理、输血管理、医疗纠纷分析、住培医师管理等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曝光。如今,这一制度已经成为开展医疗质量和安全工作中的常态,对出现了医疗质量安全“苗头”的科室主任、医生进行告诫谈话,防范于未然。

院长黄国富表示,事后介入代表医疗质量安全问题已经发生,医院应抓关键点对事前、事中质量与安全进行管控,严格实行事前医疗技术、医师资质准入机制,再辅以过程的动态管理。为保证高风险诊疗操作的质量与病人安全,医院实行高风险诊疗操作资格授权制度,对病情复杂及疑难的手术实行审批制度。在开展重大手术时,必须在科主任的主持下进行全科术前讨论,保证医疗质量安全。

 

多学科会诊促治疗精准

 

“爱在左,同情在右”。在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从不缺少救死扶伤、勇于担当的好医生。今天,“质量为本”宗旨理念已融入医院文化肌体,“多学科会诊”就是用行动诠释了“生命至上”的最高伦理,为公众健康全力以赴。

 

“病人把生命都交给了我们,我们没有理由不用戒骄戒躁、谦虚谨慎的态度对待,让每位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路径。”院长黄国富说,医生的天职就是治病救人、救死扶伤,如果医疗质量不好,服务质量好也没用,光是态度很好,病看不好也不行。

多学科会诊是团队协作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近年来,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致力于构建学科建设管理体系,加强交叉学科诊疗工作的协同管理,推行专科细分与融合发展策略,提升学科水平和品牌影响力,同时,积极推进亚专科与多学科合作团队建设,以弥补专科建设带来的不足,形成了一批特色专科和特色学科,提了高医务人员对多学科、多系统、多器官疑难及复杂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了最佳诊疗方案。

“在一个成功的手术中,完整的诊疗方案比手术更重要。”2017年 10月12日上午,在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行政会议室正在举行多学科会诊,7位各学科专家正在讨论一位“神志不清”患者的病情,探讨病因,制定治疗方案。这位被7位专家关注的患者是87岁的祝奶奶。前一天下午,她突然神志不清,被家人紧急送至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胸外科。经过医院抢救后,祝奶奶暂时没有了生命危险,但由于老人家年纪较大,加上患有多种慢性病,发热不退,血压高、心率快等病症没有缓解,治疗效果不是太理想。随后,胸外科向医院申请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邀请了院感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心内科专家,对祝奶奶的病情进行会诊……

这样的多学科会诊,作为医务科长的赵恒每周要主持2次,众多疑难病例在“头脑风暴”讨论中得以攻克,挽救了患者的生命。目前,多学科会诊治疗在医院全面铺开, 对疑难重症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法。同时,今年医院还专门成立了糖尿病足、甲状腺、骨质疏松、血友病等多学科诊疗小组,通过多学科合作,制定最合理的规范化、个体化、连续性的综合治疗方案。

“医学的专科化、亚专科化分工不代表学科的分割,相反,从临床实际看,特别是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同时也根据疾病诊治的需要,现代医学发挥多学科协作诊疗至关重要,好比11名足球队员各司其责,精密配合才能战胜对手。”院长黄国富说,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打造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多学科整体诊疗模式,较好地解决了综合医院“专”与“全”的矛盾。而根据病人病情需要,不同专业背景的专家为患者量身定做的诊治方案,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确保了医疗质量和安全,一定程度上缓解医患矛盾。

 

信息技术让医疗更安全

 

医疗安全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施精准化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监管早已被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管理者所重视和接受。在推动“智慧医疗”发展中,他们注重利用医疗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提升医疗安全水平,提高患者诊疗满意度。

 

“信息手段在做好医疗质量、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防止差错出现的同时也优化了医疗服务质量。”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信息科科长黄亮说,在推动“智慧医疗”发展中,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注重利用医疗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对临床信息进行收集、统计、分析,为医院决策和医疗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并及时反馈应用到临床医疗服务中,打造医疗质量和安全精准化监管系统,提升医疗安全水平和医疗质量,提高患者诊疗满意度。

传统纸质病历存在查阅时间空间受限、书写不规范等诸多缺陷,成为提升医疗质量、安全的“绊脚石”。“对于医生书写的电子病历,利用大数据进行筛查,并进行相应允许、提醒、警示、禁止等提示,规范医生书写电子病历。” 黄亮说,电子病历已成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医疗质量,消除医疗安全隐患具有积极作用。该院利用电子病历质控系统,对在院病历进行系统检查、环节实时分级控制,使病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一定程度堵住了可能存在的医疗安全隐患。

   “医院建立了手术、药品、输液、输血、检验和病理的闭环管理,比如对医生手术实行权限管理,没有权限的医生无法开展手术;抗生素药物,不是医生能够随意给患者开;药品配伍禁忌提醒,防止医护人员开错药。” 黄亮表示,目前,该院建立了合理用药、抗生素分级分线管理、手术分级管理、电子病历质控等系统,信息手段正在医院日常诊疗中大显身手,成为做好医疗质量、安全的好帮手。

“信息系统的建设,主要是配合相关部门管理需求,在完善医院的管理系统、提升管理水平上下功夫。”黄亮介绍,下一步该院将依托信息化平台打造临床路径医疗标准化、移动护理、移动电子医生等系统建设,全力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打造成守护群众健康的“安全屏障”。


关注我们

扫码查看服务号
(预约挂号、在线缴费、查阅报告)

扫码查看订阅号
(医院动态、靠谱科普)

联系我们

东湖院区:

南昌市东湖区象山北路128号

0791-88862216

青山湖院区:

南昌市青山南路739号

0791-88676739 

红谷滩健康管理中心:

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绿茵路800号

0791-83872070   

88862328

九龙湖院区:

南昌市红谷滩区九龙湖街办鹰潭街777号(鹰潭街地铁站2号口旁)

18720053781

备案信息

Copyrights © 2015 南昌市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备案号:赣ICP备09010013号-1
(洪卫网审 [2015] 第 16 号)
 赣公网安备 36010202000257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