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江西日报】大气铸魂 妙手仁心济世八十余载 ——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历史回眸

发布时间:2018-01-08 浏览量: 字号: 字号 字号增大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编者按:

    84年筚路蓝缕的传承与跨越,几代人薪火相传的光荣与梦想。在时代大潮中破浪前行的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南昌市第一医院),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通过一代代医务人员励精图治,智慧耕耘,医院如今的发展成就赫然在目,医疗技术、科教水平和综合实力在全省同级医院中占得鳌头,成为南昌乃至全省患者们的健康福地。

   传承让这家医院底蕴十足,跨越发展让她在新时代熠熠生辉。今日起,本报将推出系列报道,全方位深入解读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南昌市第一医院)传承与跨越并存的发展之路。

 

传承与跨越: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南昌市第一医院)建设现代名院系列报道之一

 

大气铸魂 妙手仁心济世八十余载 

——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历史回眸

 

□ 刘国伟 熊锋宝 张晶津

 

    一路沧桑砥砺,一路春华秋实。从当年简陋的“卫生厅事务所”,到今天的现代化名院,从涓涓细流汇聚点滴,到海纳百川气象万千,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南昌市第一医院)已经走过84个春秋。

岁月激流奔腾不息,留下的是历史馈赠与丰厚累积。首篇报道中,我们将走进她远大深长又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回望它的荣光与风华。

 

群贤毕至,点燃一个名医闪耀的时代

    南大三附院的84载时光,是一部厚重的书。她的书写者是岁月长河中层出不穷的名医名家,在每一个发展印记中,他们总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勾勒出一幅幅闪耀的时代画卷。

拨开岁月的烟尘回望,这家医院发轫于1934年7月,从此开篇,彼时她是章江路上简陋的省卫生厅事务所;新中国建立后搬迁至后墙路,几易其名,1956年她命名为沿用至今的南昌市第一医院;文革激荡,她成为了南昌人耳熟能详的南昌市工农兵医院;医疗新时代来临,她再登大平台,与南昌大学深度合作,成为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南昌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积硅步,以致千里。南昌大学三附院在岁月的长河中,激越前行,厚积薄发。

南大三附院的首个发展高峰,肇始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时值建国初期,作为南昌市医疗体系的主要力量,南大三附院在当时被赋予了时代发展使命。在此背景下,一大批医学专业出身的人才纷纷投身医院,既有在解放前就毕业于正规医学院的高材生,也有跟随部队转过来的精英。一时间,这家医院群贤毕至,名医云集,后来被奉为江西医界一座座高峰的胥繁荪、罗秉忠、范惠卿、程贤思、王忠模、汤兵、章金媛等名宿,皆名列其中,正是他们的矢志不渝,领风气之先,推动医院在全省在多个领域先行一步,独领风骚。

岁月激流奔腾不息,留下的是历史馈赠与丰厚累积,创造了江西医学史上的无数“第一”,留下了不老的医学传奇。让我们再看看这些名家的岁月履印:

   1947年毕业于江西公立医学专门学校的胥繁荪,是当时江西外科界赫赫有名的“三把刀”之一,技术造诣出类拔萃,来到医院不久,胥繁荪即担任了医院副院长兼外科主任,始终将医院的外科发展保持在全省领先地位;

   同一时期,毕业于满洲医科大学的罗秉忠来到医院,他在1951年率先创立了医院的骨科,这也是整个江西最早创立的骨科科室,在当时就有50张病床,加上周雪君、熊修等一批著名专家,医院骨科一举站立在了全省骨科发展之潮头。在罗秉忠手下,江西第一台腰椎间盘、第一台股骨颈骨折等手术无不彰显大家风范;

   那一年,还有一位出身名门望族的千金小姐从香港回到南昌,辗转来到这家医院,跟随护理部主任汤兵推动医院的护理工作发展,开始了护理工作者的追梦之路。她就是后来成为江西首位获得护理界至高荣誉南丁格尔奖章的章金媛……

自彼时起,南大三附院人的血脉中就流淌着开拓进取的滚滚热血,医学的传承和发展在这里尽情地演绎,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医学名家。而他们身上,也深深烙刻着这家医院的印记。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邵一亭、吴新坚、郭伟仁、吴志全、章磷、朱炎、区美馨、廖刚等一大批术业有专攻的名医以及护理专家章金媛等又在红土地上唱响南昌市第一医院的声名。

新的世纪,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一批年富力强的医务工作者传承先辈的优良品质,坚定地走在时代的前列,黄国富、石浔、许永武、廖琦、孙明生、颜友良、胡玲、吴培斌等一批新时代的名医成为同行里的佼佼者。

 

苦心孤诣,书写一部医学辉煌的传奇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正因为英才辈出,南昌三附院就这样在在岁月的浪潮中疾速成长,他们用勇气和智慧书写了一部长达八十四载的医疗传奇。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南大三附院迅速崛起,名重全省,并在往后数十年历程中,迎来一个又一个发展高峰:

    1950年,医院门诊设妇产科,在妇产科主任范惠卿等专家带领下,一年之后,该科室的病床就达到45张,且不断扩大规模。由此,这家医院成为南昌人生小孩的主要选择,一家几代在这里生孩子的比比皆是,尤其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南昌市民中平均5-6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在这里出生。保守估计,几十年来,有20多万人出生在南大三附院。这种融到血脉之中的医患情感和历史影响延续至今。

    而普外科在胥繁荪等名家带动下,在1951年就能开展胃大部分切除术、肝部分切除术等高难度手术。1985年开始,朱炎等普外科专家不断引进国内外肝胆外科的先进技术,在全省最早开展肝类胆管结石手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很多外省的病人纷纷慕名而来求医;

    1956年正式成立放射科,除一般透视、摄片外并开展造影。值得一提的是,同年科室自制断层计波摄影仪,直立式和卧式自动换片装置,获得科技奖,并拍摄成电视新闻在全国放映。

    1973年,医院胸外科在全省率先成立,很快打响了自身名气;1980年,在原麻醉组的基础上,医院单独设立麻醉科,在省内最先采用高频后鼻咽通气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同一时期,医院在全省较早地建立了脑外科,在我省神经外科的创始人和奠基人刘泉开等专家帮扶下,得到快速发展;眼科在原有基础上,敢为人先,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抓住机遇,先后引进激光机等先进仪器,开展了一系列新技术的研究和运用……

   历史数据显示,1985年该院有病床400张,病床使用率98%,年门诊量为482345人次,影响力可见一斑。

岁月沉淀,辉煌不断。在几代人的跋涉求索、苦心孤诣之下,医院迅速崛起于赣鄱之地,声誉传至全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南大三附院各个科室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患者在这里康复,越来越多的医学难题在这里被攻克,成为赣鄱人们的健康福地。  

 

济世救人,携手一座城的人安稳前行

    84载的岁月长河里,会有很多事情奔腾而出,又消失得了无痕迹。然而,却在如流时节中,她以仁心仁术与一座城市演绎出无数的大爱故事,护佑世人安稳前行,而人们对她的感情也早已融到血脉之中,如跳动的脉搏生生不息。

    这是对病人爱而悲悯的医者仁心。资料记载下了一个发生在1964年2月21日那个风雪之夜的故事。当时,新建区溪霞镇一名产妇难产,病情恶化,需要立即手术。妇产科范惠卿主任在接到紧急求救之后,在那个冰天雪地的夜里,立即组织人员展开抢救。期间,病人反复十次大出血,昏迷不醒三四次,且属于高度贫血和多次妊娠产妇(第九胎),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减少产妇痛苦,最终将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成功实施了剖腹产。类似故事在悠悠历史中,难以计数。

    这是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医者济世情怀。据章金媛讲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南昌市爆发流脑疫情,3000多名患者被隔离在青山湖区的一所小学里,“当时由我带领护理队伍进驻,为病人护理。病人们高烧不止,而药物又十分紧缺,连冰块也不够用,我就带护士们拿着脸盆和水桶,每天到水井打水,为病人擦澡降温。”那一次,章金媛在隔离场所一呆就是三个月,她出发时产假尚未结束,儿子还在吃奶;回家时,儿子已经会冲着她笑。又比如,1964年3月,赣江发生翻船事故,医院紧急组织医护队伍成功抢救39名溺水者;文革前夕,朝阳路木材厂发生工人大面积烧伤事故,且是80%以上重度烧伤,医院专门成立烧伤病房,由胥繁荪领队救治,创下了成功实施大面积烧伤抢救之先例。

这更是挺身而出,用生命拯救生命的世间大爱。1951年,江西志愿手术队赶赴抗美援朝战场,由当时才30岁出头的胥繁荪担任队长,在枪林弹雨中,当起了战场上的生命守护神。他率领队员把破房子修补成手术房,把装子弹及食品罐头的空木箱子做成了手术台、器械台、麻醉台,把汽油桶改成了高压消毒器,每天能做20多台外科手术,最高时达到70多台。胥繁荪后来在日记中写道:“无论炸弹是在我们左右爆炸,还是机枪在我们前后扫射,只要不打中我们的头颅,我们都是很镇定地把手术做好。”事实上,在援外医疗方面,南大三附院先后多次组织人员赴突尼斯、伊拉克等国家实施医疗救助。

医者之德,德被天下;医者之爱,大爱无边。由医者的仁心仁术凝聚起了一家医院的文化内涵,在南大三附院历代医护人员心中深深扎根,进而形成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道义坚守,迸发出强大无比的发展动力。

 

前后相续,传承一个代代不息的医魂

    在岁月的千锤百炼中,传承之薪火愈发兴旺,此种传承,既传下了济世救人的医术,也继承了医者仁心的慈悲情怀。历史传统转化为坚定无比的发展自信,形成南大三附院一脉相传的“医魂”。

    在南大三附院,涌现出了胥繁荪一家三代、章璘一家三代医学世家的典范。以章璘一家来说,章璘自1957年从江西医学院毕业后,就来到医院成为骨干,1973年他从德安下放回到医院后,着手组建胸外科,成为该科室的创建者和开拓者;受章璘的言传身教,其子章曙光也于1988年来到南大三附院,如今已是医院泌尿外科的主任医师,章曙光的妻子钱筱英则在眼科任主任医师;章曙光的儿子章翀则是章家在这家医院的第三代人才,如今是骨科主治医师。

    “父亲是一心向医、一心为病人着想的。有一次,父亲在家里专门弄了些好吃的,用搪瓷缸子装好端去医院,送给一个做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孩子,而孩子父母因为“双抢”回了老家,留在医院的腌菜都已经长霉了。其实,父亲那时候是经常为病人送菜送饭甚至送毛衣,家里人渐渐的都习以为常了。”章曙光说,“对待专业要精益求精,对待病人要当作兄弟姐妹一样去对待,这成了我们的家风,我对儿子的要求也是如此。”

    正是在这种传承和接力之下,一大批名医名师和他们的团队,承前启后,不断向前,为医院的持续发展装上了加速的“引擎”,促使医院整体实力逐步增强,地位和知名度不断提升。时至今日,经过岁月洗礼,医院已然成为南昌市医疗之龙头。

南大三附院院长黄国富说:“今日的发展,得益于深厚文化底蕴和精神的传承。与此同时,我们传承的救死扶伤的本领和技能一直在契合时代发展,不断进步。我们的事业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有着不同的时代演绎。新时代、新事业,我们将站在时代的潮头继续一往直前。”

越回望,越坚定。过去的荣光与风华,终将成为前行路上的基石,开启出更加壮阔的新篇章。

正如莎翁在《暴风雨》中所说:凡是过去,皆为序章。


关注我们

扫码查看服务号
(预约挂号、在线缴费、查阅报告)

扫码查看订阅号
(医院动态、靠谱科普)

联系我们

东湖院区:

南昌市东湖区象山北路128号

0791-88862216

青山湖院区:

南昌市青山南路739号

0791-88676739 

红谷滩健康管理中心:

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绿茵路800号

0791-83872070   

88862328

九龙湖院区:

南昌市红谷滩区九龙湖街办鹰潭街777号(鹰潭街地铁站2号口旁)

18720053781

备案信息

Copyrights © 2015 南昌市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备案号:赣ICP备09010013号-1
(洪卫网审 [2015] 第 16 号)
 赣公网安备 36010202000257号

友情链接